【请君入瓮的故事介绍】“请君入瓮”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自食其果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中,或者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
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当时的权臣来俊臣和周兴是朝廷中的酷吏,以严刑峻法著称。有一次,有人告发周兴谋反,武则天便命来俊臣去审讯周兴。来俊臣一时想不出办法,便请教周兴。周兴建议用“瓮”来逼供,即把人装进大瓮里,用炭火烘烤,让人无法忍受而招供。
来俊臣听后,立刻心领神会,于是对周兴说:“我最近遇到一个犯人,不知道怎么审他,您有什么好方法吗?”周兴得意地说:“很简单,用大瓮装起来,周围点火,他就受不了了。”来俊臣听了,立即下令准备了一个大瓮,然后对周兴说:“既然您有这么好的方法,不如您先试试看吧!”于是,周兴被关进了自己建议的瓮中,最终不得不认罪。
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请君入瓮”的含义:用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使其自食其果。
请君入瓮故事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故事背景 | 唐朝时期,来俊臣与周兴为酷吏,周兴被指控谋反 |
故事主角 | 来俊臣、周兴 |
核心情节 | 周兴建议用“瓮”逼供,来俊臣将其“请入瓮中” |
成语含义 | 用对方的手段对付对方,使其自食其果 |
现代用法 | 比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或指让人陷入自己设计的陷阱 |
教育意义 | 警示人们不要耍弄权术,否则可能反被其害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智慧与人性之间的博弈,也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保持公平与理性,避免因小聪明而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