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成语意思】“不假思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迅速做出反应,没有经过过多的思考或犹豫。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的直觉、本能反应或经验积累带来的快速判断。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假思索 |
拼音 | bù jiǎ sī suǒ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之言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夫贤者不假思索而能知其理。” |
释义 | 不需要经过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人反应迅速、果断。 |
近义词 | 脱口而出、毫不犹豫、一针见血 |
反义词 | 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犹豫不决 |
二、用法与例句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紧急情况下或对熟悉事物的处理上表现出的迅速反应。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尤其在描写人物性格、行为方式时使用较多。
例句:
- 他听到消息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 面对突发状况,她不假思索地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
- 这个问题他早已研究透彻,所以回答时不假思索。
三、使用注意
1. 适用场合:适用于描述人的反应速度快、决策果断的情境,但不宜用于表达盲目或冲动的行为。
2. 情感色彩:一般为中性或略带褒义,强调效率和果敢。
3. 搭配对象:常与“回答”、“反应”、“行动”等词语搭配使用。
四、总结
“不假思索”是一个简洁有力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无需过多思考。它不仅体现了人的应变能力,也反映出其对事物的熟悉程度或经验积累。在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