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一、
《归园田居·其三》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中的第三首,主要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这首诗通过描写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陶渊明“质性自然”的人生追求。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本诗的内容与意义,以下将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四个方面进行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表格展示
内容类别 | 具体内容 |
标题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
原文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注释 | - 南山:指庐山或诗人居住的南山。 - 草盛豆苗稀:杂草茂盛,豆苗却稀少。 - 晨兴:清晨起来。 - 理荒秽:清理田间杂草。 - 带月荷锄归:披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 道狭草木长:小路狭窄,草木丛生。 - 夕露沾我衣:傍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 衣沾不足惜:衣服被露水打湿并不值得可惜。 -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
翻译 | 在南山脚下种豆,杂草茂盛而豆苗稀少。 清晨起来除草,披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小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衣服被打湿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我的本心。 |
赏析 | 1. 本诗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写,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清苦生活。 2. 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诗人宁愿忍受劳苦,也不愿违背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 4. 全诗虽写劳动之苦,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安于现状的心境,是陶渊明“归去来兮”精神的集中体现。 |
三、结语
《归园田居·其三》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它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理想与追求的作品。陶渊明在诗中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