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211大学名单排名】“211工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重点支持一批高校和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自1990年代启动以来,“211工程”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部分“211”高校已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全国重点支持对象。
以下是对目前国内“211”大学的整理与简要介绍,按地区分类,便于读者了解各地区的重点高校分布情况。
一、211大学简介
“211”指的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这些高校在教学、科研、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是许多考生和家长择校的重要参考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211”是一个历史阶段的项目,但其影响力依然存在,许多“211”高校在高考录取、就业竞争力、学术研究等方面仍处于国内前列。
二、国内211大学名单(按地区分类)
序号 | 省份 | 高校名称 | 所属类别 | 备注 |
1 | 北京 | 北京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2 | 北京 | 清华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3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5 | 北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6 | 北京 | 北京理工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7 | 北京 | 北京交通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8 |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 | 农业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9 | 北京 | 北京科技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0 | 北京 | 北京化工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1 | 北京 | 北京邮电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2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地质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3 | 北京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矿业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4 | 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石油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5 | 北京 | 中央财经大学 | 财经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6 | 北京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外贸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7 | 北京 | 华北电力大学 | 工科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18 | 上海 | 复旦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19 | 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20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21 | 上海 | 同济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22 | 上海 | 华东理工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23 | 上海 | 东华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24 | 上海 | 上海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25 | 江苏 | 南京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26 | 江苏 | 东南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27 | 江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28 | 江苏 | 南京理工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29 | 江苏 | 河海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30 | 江苏 | 南京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31 | 湖北 | 武汉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32 | 湖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33 | 湖北 | 华中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34 | 湖北 | 武汉理工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35 | 湖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36 | 湖北 | 华中农业大学 | 农业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37 | 湖南 | 中南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38 | 湖南 | 湖南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39 | 湖南 | 重庆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0 | 四川 | 四川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1 | 四川 | 电子科技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2 | 山东 | 山东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3 | 山东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4 | 广东 | 中山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5 | 广东 | 华南理工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6 | 陕西 | 西安交通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7 | 陕西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48 | 陕西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业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49 | 陕西 | 长安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50 | 辽宁 | 大连理工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51 | 吉林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52 | 黑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53 | 安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理工类 | “双一流”A类高校 |
54 | 河南 | 郑州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55 | 云南 | 云南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56 | 贵州 | 贵州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57 | 新疆 | 新疆大学 | 综合类 | “双一流”B类高校 |
三、总结
上述名单涵盖了全国主要省份的“211”高校,其中不乏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和特色鲜明的理工类、农业类、师范类院校。尽管“211”工程已经逐渐被“双一流”建设取代,但这些高校仍然在各自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考生而言,在选择学校时应结合自身兴趣、专业方向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考量,而不仅仅依赖于“211”的标签。希望本文能为有意报考“211”高校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