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的意思解释】“沆瀣一气”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或几人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勾结,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一些人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的而暗中联合,做出不正当的事情。
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商隐传》,原意是指夜间的水汽(沆瀣)在空气中混合在一起,比喻彼此投合、气味相投。后来引申为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但现代多用于批评那些不良分子相互勾结的行为。
一、成语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沱瀣一气 |
拼音 | háng xiè yī qì |
出处 | 《旧唐书·李商隐传》 |
含义 | 原指夜间水汽相合,后引申为志同道合或勾结在一起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不良分子勾结 |
近义词 | 一丘之貉、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
反义词 | 背道而驰、分道扬镳、各行其是 |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1. 日常对话中
- 他和那几个商人沆瀣一气,搞了不少违法的事。
- 这些官员沆瀣一气,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
2. 新闻报道中
- 某地官员与企业老板沆瀣一气,被依法查处。
- 一些黑势力与地方保护伞沆瀣一气,形成腐败链条。
3.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描绘了一些贪官污吏沆瀣一气,最终自食恶果。
三、注意事项
- “沆瀣一气”虽然是一个成语,但在现代使用中更偏向于负面评价,不宜用于正面或中性语境。
- 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避免误解或不当表达。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沆瀣一气”不仅是一个有历史渊源的成语,更是现代社会中用来批判不良行为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语言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