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小时不识月》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原诗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首诗以孩童的视角描绘了对月亮的天真想象,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童趣的描写。
一、
这首诗通过一个孩子对月亮的误解和想象,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浪漫情怀。诗中“小时不识月”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小时候对月亮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将其误认为是“白玉盘”或“瑶台镜”,体现了儿童纯真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现象的简单理解。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小时不识月 |
出处 | 李白《古朗月行》 |
作者 | 李白(唐代) |
主题 | 儿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与认知 |
核心句子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意象 | 白玉盘、瑶台镜、青云端 |
风格 | 简洁、清新、富有童趣 |
表达情感 | 对自然的热爱、对童年记忆的怀念 |
艺术手法 | 比喻、拟人、想象 |
三、延伸思考
虽然这首诗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逐渐清晰,但也可能失去了最初的那份纯粹与好奇。因此,保持一颗童心,用更开放的心态去观察世界,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结语:
“小时不识月”不仅是一首描写月亮的小诗,更是一种对童年记忆的深情回顾。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回望那些曾经单纯而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