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一、
小儿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2至6岁之间,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常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微小病变型肾病)以及继发性因素(如感染、免疫性疾病等)。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则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案,包括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使用、对症支持治疗等。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可能复发或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此需要长期随访和管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常见年龄 | 多见于2-6岁儿童,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
性别差异 |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主要症状 | 1. 明显水肿(尤其是眼睑、下肢) 2. 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24h) 3. 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 4. 高脂血症(血脂升高) |
常见病因 | 1. 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最常见) 2. 继发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 |
诊断依据 | 1. 临床表现 2. 尿蛋白检测 3. 血清白蛋白测定 4. 血脂水平检测 |
治疗方法 | 1.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2.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 3. 对症治疗(利尿、营养支持) 4. 控制并发症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儿对激素敏感,预后良好;少数可能反复发作或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
随访建议 | 定期复查尿蛋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避免诱因(如感染、劳累)。 |
三、注意事项: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尤其是水肿、食欲、体重及尿量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度摄入盐分,有助于病情控制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