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廉鲜耻是什么意思】“寡廉鲜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廉耻之心,不知羞耻,行为不端。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没有自尊心的人。
一、成语释义
- 寡廉:指缺乏廉洁、廉耻。
- 鲜耻:指很少感到羞耻。
- 整体含义:形容人没有廉耻之心,做事不择手段,不顾道德和尊严。
二、成语来源
“寡廉鲜耻”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言多浮华,少实,寡廉鲜耻。”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用来批评那些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的人。
三、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 | 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真是寡廉鲜耻。 |
描述社会现象 | 这种贪污腐败的现象让很多人感到失望,也反映了部分人的寡廉鲜耻。 |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寡廉鲜耻的商人,为了赚钱不惜一切。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不知羞耻、道德败坏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知书达理、有羞耻心 |
五、总结
“寡廉鲜耻”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廉耻之心,行为卑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使用这种词语来指责他人,但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寡廉鲜耻 |
含义 | 缺乏廉耻,不知羞耻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批评、描述、文学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不知羞耻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知书达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