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天下计说的是谁】“三顾频烦天下计”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一诗,全句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赞美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
一、诗句背景
“三顾频烦”指的是刘备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庐中拜访他,表达出对这位贤才的极度尊重与渴望。而“天下计”则指诸葛亮为蜀汉所谋划的国家大计。整句诗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高度赞扬。
二、人物简介:诸葛亮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诸葛亮 |
字 | 孔明 |
生卒年 | 公元181年-234年 |
国籍 | 三国时期蜀汉 |
身份 | 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
著名事迹 | 三顾茅庐、隆中对、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
代表作品 | 《出师表》、《诫子书》 |
历史评价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被誉为“智圣” |
三、三顾茅庐的故事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曾三次前往其隐居的南阳隆中拜访。第一次未遇,第二次仍不遇,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这次见面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三顾频烦”正是形容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和诚意,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影响力。
四、总结
“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天下计”指的是诸葛亮为蜀汉制定的战略方针和治国之策。这句诗不仅赞颂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诚,也反映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合作,成为历史上君臣相知的典范。
结语:
“三顾频烦天下计”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历史中一段佳话的铭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贤才需要被发现,而真正的领导者也应懂得尊重人才、重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