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如脱兔是什么意思】“动如脱兔”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动作非常迅速、敏捷。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对兔子的观察,因为兔子在遇到危险时逃跑的速度极快,所以人们用“脱兔”来形容行动迅速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动如脱兔 |
拼音 | dòng rú tuō tù |
出处 | 《孙子·军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后世引申为“动如脱兔”。 |
释义 | 形容动作迅速、敏捷,像兔子一样快速反应和行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反应快、动作利落,常用于描述军事、体育、工作等场景。 |
近义词 | 疾如闪电、迅雷不及掩耳、快如飞鸟 |
反义词 | 呆若木鸡、慢条斯理、迟缓笨拙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军事行动 | 将士们动如脱兔,迅速完成战术部署。 |
体育比赛 | 运动员动如脱兔,抢先进入比赛状态。 |
工作效率 | 他动如脱兔地处理完所有文件,效率极高。 |
日常生活 | 老师刚说完话,学生就动如脱兔地开始做题了。 |
三、总结
“动如脱兔”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快”与“敏捷”的特质。它不仅适用于描写人的动作,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速度或反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个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丰富、贴切,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它的用法,并在写作或口语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