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是什么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生活或工作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只求暂时应付过去,不思长远发展。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过且过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出处 | 该成语最早出自《红楼梦》中的一句话:“这倒好,我如今是得过且过。” |
含义 | 形容人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消极,只图暂时应付,不求进步或改变。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生活态度或工作态度,带有贬义。 |
近义词 | 混日子、敷衍了事、随波逐流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力争上游 |
二、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得过且过”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工作态度:某人对工作不认真,只完成基本任务,不追求提升。
2. 生活态度:对生活没有规划,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3. 人际关系:对朋友或家人关系处理随意,不重视维护。
三、常见误用
虽然“得过且过”有贬义,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被理解为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例如:
- “他年纪大了,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得过且过也挺好。”
这种说法虽然看似正面,但其实仍隐含着缺乏上进心的意味。
四、总结
“得过且过”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或工作态度,强调对现状的妥协和对未来的忽视。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淡泊名利”,但从积极向上的角度来看,它更多是提醒人们要主动追求目标、努力奋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切。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表达方式,可继续关注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