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荡气回肠”是一个常用于形容文章、音乐或情感表达极具感染力的成语,具有极强的文学色彩和情感张力。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赞美某种令人感动、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
一、成语解释
出处:出自《文心雕龙·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释义:原指文章或音乐等艺术形式能够深深打动人心,使人情绪激荡,甚至令人心神震荡、难以平静。后多用来形容情感真挚、动人至深的表达方式。
近义词: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反义词: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枯燥乏味、毫无生气
二、成语用法
- 结构:联合式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补语
- 使用对象:多用于描述文学、音乐、影视、演讲等艺术表现形式
例句:
1. 这首古琴曲荡气回肠,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山水之间。
2. 他那篇散文写得荡气回肠,读来令人热泪盈眶。
三、成语意义与文化内涵
“荡气回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文学中,这种表达往往象征着作者对人生、情感、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文字或音律,将读者或听者带入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
在现代语境中,“荡气回肠”更多地用于强调情感的强烈与艺术的表现力,是一种对高质量艺术作品的高度评价。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荡气回肠 |
出处 | 《文心雕龙·情采》 |
基本释义 | 形容文章、音乐等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补语 |
近义词 | 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扣人心弦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
适用对象 | 文学、音乐、影视、演讲等艺术形式 |
使用示例 | 这首诗荡气回肠,令人久久难忘 |
通过了解“荡气回肠”的含义与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其在文学中的价值,也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