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武檄文全文及译文】《讨武檄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骆宾王为反对武则天称帝而写的讨伐檄文,文章气势磅礴、言辞激烈,表达了对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的不满与谴责。本文将对该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原文与译文对照表格。
一、
《讨武檄文》以“伪临朝”、“秽乱春宫”等词直指武则天的不当行为,指责她“废除太子,擅杀忠良”,并强调其行为违背了传统礼制和道德规范。文章不仅揭露了武则天的权谋手段,还呼吁天下有志之士共同讨伐,恢复李唐正统。该文语言犀利,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批判性。
二、《讨武檄文》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臣闻:天有九道,地有五方;人有百行,物有万类。 | 我听说:天有九种法则,地有五个方向;人有百种品行,万物各有种类。 |
今乃天命不常,神器更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现在天命无常,皇位更替;不是我族的人,内心必然不同。 |
武氏,妇人也,素无才德,窃据至尊。 | 武氏是个女人,平日没有才能和德行,却窃取了皇帝的尊位。 |
亲执虎符,代掌兵权;秽乱春宫,私通外戚。 | 亲自掌握兵符,代掌军权;扰乱后宫,与外戚私通。 |
杀害忠良,残害骨肉;废黜太子,立己女为后。 | 杀害忠良大臣,残害亲人骨肉;废掉太子,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 |
既不能安邦定国,又不能抚民养民;唯知专权揽政,恣意妄为。 | 既不能安定国家,也不能安抚百姓;只知道独揽大权,肆意妄为。 |
天下之人,莫不切齿;四海之民,皆怀愤恨。 | 天下的百姓,无不咬牙切齿;四海的人民,都心怀愤怒。 |
今奉天子之命,兴义师以讨逆贼;愿与天下共诛此獠,以复我大唐之基业。 | 现在奉天子之命,兴起义军讨伐叛贼;希望与天下人一起诛杀这个奸贼,以恢复我大唐的基业。 |
三、结语
《讨武檄文》不仅是对武则天统治的直接批判,更是对李唐王朝正统性的维护。它以文字为武器,唤起人们对正义与忠诚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尽管此文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但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成就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