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这个成语比喻什么】“黔驴技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强大对手时,原本看似有本领,但最终因为能力有限、无计可施而暴露了弱点。
一、成语释义
成语:黔驴技穷
拼音:qian lǘ jì qióng
字面意思: 贵州的驴子只有那么点本事,一旦用完就无计可施了。
引申意义: 比喻人或事物在遇到强敌时,表面上看起来厉害,其实本事有限,一旦被识破就毫无办法。
二、出处与故事背景
《三戒·黔之驴》讲述的是一个贵州的驴子被送到一个地方,当地人不知道它的本事,以为它很厉害。后来,老虎发现这头驴只会叫,没有其他技能,于是吃掉了它。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人。
三、成语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描述某人能力不足 | 他只是表面强硬,其实黔驴技穷,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
批评虚假实力 | 这家公司虽然宣传得很厉害,但其实是黔驴技穷,经不起考验。 |
形容策略用尽 | 在谈判中,对方已经黔驴技穷,只能退让。 |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黔驴技穷 |
拼音 | qian lǘ jì qióng |
出处 | 《三戒·黔之驴》(柳宗元) |
字面意思 | 贵州的驴只有一技之长,用完就没有办法了 |
引申意义 | 比喻人或事物外表强大,实则能力有限,无计可施 |
使用场合 | 批评虚张声势、能力不足、策略用尽的情况 |
常见搭配 | 黔驴技穷,束手无策;黔驴技穷后,只能认输 |
结语:
“黔驴技穷”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实力不是靠外表来支撑的,而是要有扎实的能力和应对困难的智慧。